2)第五章(04)责任和权利(上)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策。

  但是燕山的局势还在继续恶化。燕西燕中临时集中起来的赵兵,一是没有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二是士气低沉士兵厌战畏战,几次反击都是草草收场,不仅没有夺回失去的城池寨堡,最后连出击阵地也被突竭茨人占去了。紧接着燕东如其寨失守,随即北郑、孟关、姚寨一线全部丢失,突竭茨人进逼柁县,威胁端州。

  半月时间,燕山的局面已经几近不可收拾。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躺在病榻上的燕山中军司马商成,提出一条建议一一由燕山行营军务参知疏议主事、兵部侍郎、柱国将军陈璞,临时接掌燕山行营,假职燕山提督,暂时署理燕山一切军政事务!

  燕山上下没有牵扯到这案子里的官员,都在这条匪夷所思的建议面前呆住了。因为太过惊讶,他们甚至连一句赞成或者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

  陈璞也被商成的建议给吓住了。她怎么能插手燕山军政呢?她怎么可以插手实际事务呢?她……她在反应过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忙给商成解释自己不能这样做的原因。通过她的一番叙说,商成这才知道,原来陈璞从军是别有内情:东元十一年春天,她丈夫到定晋公干,五月,战死在安州;那时他们刚刚成亲不到一年。

  “……当时地方上只找到他的尸首,没找到他的头。”陈璞一边说,一边扑簌簌地掉眼泪。“后来,我让人带着钱,去突竭茨人那里买回了他的头……然后我就央告父皇,让我进了澧源大营。我想,总有一天,我能亲手替他报仇。但是重臣们不同意。”她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抹掉脸颊上的泪水,说,“后来是父皇下了诏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说我入营后不问军务,不涉军令,不干军政,大臣们才作了让步。让我担了京畿行营副总管。”说着,她大概是想起了什么委屈事情,泪水又涌出来。

  商成一听,就知道这是朝廷重臣们怕陈璞乱军乱令,才胡乱给她安排了一个行营副总管的虚名,其实半点事也不顶用。他听文沐说过,京畿行营是大赵立国初期为了拱卫京师而设立的军事衙门,和澧源大营与南大营一起合称京畿卫,只是国势平稳之后就渐渐失去了效用,再后来是高宗还是宪宗在位的时候年间,把澧源大营划给了兵部,南大营划给了平原将军,座落在上京城外的京畿行营就彻底成了个摆设。只是因为太祖太宗两朝皇帝都是自兼行营总管,后来继位的皇帝也都因循旧了这个制挂,因此上这个衙门才一直没有裁撤。

  他安慰陈璞了两句,就立刻把话题转回到当下燕山面临的严峻局势上。他严肃地告诉陈璞,无论是对外抵抗突竭茨人的进攻,还是对内安抚协调糜烂的局面,都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的指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