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27)大丫的心事(上)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工时间和施工进度的原因,今年都没来得及派上用场,可谁都知道,只要把它们都建成,那今后几年十几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以后不仅能种大麦小麦,说不定还能种产量更高的稻谷!那可是稀罕得不得了的好东西,一亩能打下几百斤粮食!听去过南边的人说,燕水上最早搞农田水利的几个县今年就已经在官田里开始小面积试种了,要是能成事,说不定明后年官上就要开始推广和倡导。

  第三个好消息是一个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现在到处都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东边的屹县今年可是了不得,旱年的收成也比平常风调雨顺的年成高,打下来的粮食堆得能把麦囤子顶破,米面多得敞开肚皮吃一年都不完。所有听说过这事的庄户都哈着嘴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乖乖,这还了得?难道屹县人都是三头六臂,他们怎么能从土里翻刨出这样的好事?也有见识过屹县风物的人说,那屹县人杰地灵,天上星宿下凡出了个火星公,别说锄撅抓耙这些庄户家什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连除草的镰都不是直刃的,耕牛的挽具更不同一一别地方都是胸挽,人家屹县的耕牛,挽具都是架在牛的肩膀上……现在,屹县周边几个州县已经在比照着屹县人重新置办农具了。另外,朝廷也挺看重这事,专门派了几个穿金戴银的大官,带着堆成山的铜钱去请火星公出山,让他为全天下的百姓谋福利,估计大家很快就能沾火星公的光,从土里刨出吃不完的粮食来……庄户们都流着口水憧憬着坐在米山面海里吞饼咽馍的那一天。佛菩萨保佑火星公,别说打下来的粮食吃不完,只要每亩土地每年都能多收上那么一斗两斗,那就得为火星公戳个庙立个牌位,让他时时代代受人们的香火供奉!这些淳朴的人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东元二十一年的秋收之后,不少地方就陆续出现了火星公公庙,随着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方法的广为流传,这种简陋的庙宇不仅传到了中原,还传到了更远的南方,许多年以后,火星公公就和城隍土地一样,成为了这块土地上一个民间信仰的神祉,并且就此演化出无数美好的故事与传说……

  当然,眼下无论是即将被神化的火星公公霍士其,还是这场造神运动的始作俑者商成,他们都不可能预知将来发生的事情。霍士其还在葛平库操劳,而商成哩,在忙碌了大半年之后,他总算有了个清闲时候。

  在农业时代,春播秋收是除了改朝换代之外的首要大事,大赵朝也概莫例外。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战争!不,它本身就是一场全民动员的“战争”!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人们自发地动员起来,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好让辛苦一年用汗水换来的粮食早一刻送进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