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99)东倭国是(二)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多嘴多事。尤其是贺岁抢前一步说话,隐隐地就是一个提醒,暗示这次私下会面其实是礼部在主持,只是公开见面不方便,所以才借了商成的私邸而已。更秒的是,贺岁把话说得有模有样却又句句是实,即便有人想拿他作文章也找不到借口,偏偏还教前三口不能不朝深处思虑,这份机敏才是最为难得。

  贺岁把话说完,就不再言语,自己去南窗下的小案边侧身坐下,取了一沓纸放在面前,又把砚台打开倒了点清水慢慢地研墨。这份谦逊的态度更是教人好感大起。

  前三口果然上了当。

  这是他第三次到上京;前头两回,他前后在上京盘桓了近两年,接触的人多了,对大赵的朝廷各部及其职司就比较了解。惟其了解,他才更加地紧张。他前两次到上京,到过礼部,到过藩属院,还在宰相公廨坐了半刻,尚书宰相见过好几位,其他的大赵官员更是多得连他都数不清,但哪一回的情形都比不上眼前的境况。现在,一间小小的斗室里坐了四位大赵官员,其中就有两位勋列上柱国,还有一个兵部的次座官员左侍郎,这样的场面只能寓示着一件事:大赵很可能要出兵帮忙,所以才派出三位在军务上很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来与他会面!想到这里,他的心头百感交集,他一片赤胆忠心,豁出命来十年三渡汪洋,总算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佛菩萨开眼,日本国终于有救了!

  眼下,他坐在左首的宾座上,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光。他的两只手攥紧了拳头,死死地压在大腿上。因为用的力气太大,拳头上的各个关节都泛起了青白色。可是,即便他已经使尽了浑身力气,想让自己显得更加从容一些,两条颤栗的腿脚还是暴露出他现在的心情。他甚至不能让两只脚安稳地踩在地下,两个脚后跟就象完全不接受他的控制一般,不停地掉到地上又立刻弹起来……

  他实在是太兴奋了,因此忘记了观察四个大赵朝官员的座次。假如他能冷静下来,就能从他们的座次上看出许多事情。如果这是礼部主持的会议,唯一在场的礼部官员却充当着书记官的文书角色;如果这是礼部主持兵部列席的会议,兵部派来的侍郎真芗,为什么会去坐在谷实的下首?而在过去的三天里,他明明已经打听到大赵诸军中有“萧杨谷严商”的说法,却完全没有留意到眼前的一个情况:是商成坐在主位上,而职务更显、封爵更高、年岁更长的谷实,偏偏坐到了商成的下首……

  等胭脂给客人献上茶汤,客人们也都尝了茶汤的滋味纷纷恭维过县伯府烹茶的手艺,商成看前三口的情绪也稍微稳定一些,这才开始和他说话。

  他首先问前三口:“大和尚,如今在座的人你都认识了,多余的话我也不耐烦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