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七章 《徐九经升官记》为丑角正名_我的国风百艺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大名旦同场献艺”。

  这个名头一出,电视的收视率自然不必说了,就连网络的收视率也是大涨了一块。

  而且这种形式也是让大家感觉到非常的新鲜。

  毕竟很多从来没有听过京剧的人,也知道四大名旦的名号,但是却从来没有在舞台上领略过。

  这一次,一下让大家看了个够。

  四大名旦的传人分别登场,虽然只是一小段的展示,但是已经让他们都看出来,这四大名旦的不同之处。

  往年的京剧,让很多观众不想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这出戏唱的是啥,上面那个人是哪一派的,两眼一抹黑。

  但是,今年可不一样了,十三位京剧演员在舞台上,每一位出场,一旁都会出现贴心的介绍,不但介绍这出戏的名字,连演员的名字和流派都会分别介绍出来,让大家对这个节目有一些了解。

  有些人也听说过四大名旦,什么梅尚程荀,但是究竟每个流派的唱腔是什么样子的,还真是不清楚。

  今天,算了让大家大饱耳福了。

  这次林桐是有些打着“同光十三绝”的羊头卖狗肉,毕竟“同光十三绝”上所画的那些前辈,跟四大名旦还真没太大的关系。

  唯一一个跟梅兰芳先生有关系的梅巧玲先生,那也和现在梅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过,林桐还是按照当年的“同光十三绝”的配置来的,四个青衣,四个老生,一个武生,一个小生,一个老旦,一个花脸,一个丑角。

  当年的“同光十三绝”中并没有花脸的出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无奈的事情,并不是说当初没有好的花脸演员。

  何桂山、穆凤山、钱宝峰、徐宝成、庆春圃、黄润甫、金秀山等人都是当时名动一时的好净角儿。

  主要就是当初“同光十三绝”的作者,晚清画师沈容圃他不擅长画花脸,所以,才没有把花脸演员画入其中。

  其实,这就是一种无奈,毕竟画笔在人家的手里,不会画,你也没办法。

  而“同光十三绝”并非是沈容圃的首创,这幅作品也是他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画师贺世魁所创作的《京腔十三绝》的灵感所画。

  不过,这京腔和京剧并不是一回事。

  京腔就是现在的高腔,在清初的时候,京城人酷爱高腔艺术,集庆、萃庆、宜庆等京腔六大名班,在京城各剧场轮流上演,盛极一时。

  廊房头条一南纸店请贺世魁绘制了13位京腔演员的图像匾额,悬于门首以招徕顾客。所绘人物纸上传神,栩栩如生,“京腔十三绝”由是得名。

  而这十三位京腔演员中,就有花脸演员。

  林桐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花脸演员从十三绝中摘出去,毕竟现在华夏京剧的标志就是脸谱,也就是花脸。

  花脸,老旦,丑角,都只有一个名额,这个竞争力度就非常大了。

  四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