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5章:别想出去浪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于东摆摆手,“小事,只要老孟点头,我和老秦负责出钱就行了,不过老夏,千万给盯住了,可别拿到钱就瞎折腾,大家都不容易!”

  四千万花了两年,孟轻舟看到这都吓了一跳,挺能抗啊!

  “夏总,这上面只有制作经费的缺口,宣传方面的预估为什么没有呢,怎么回事?”

  夏天明搓搓手,有点羞于出口的意思,眼见这仨脸色不对劲,心里一突突,还是讲了出来:“你三位都是业内的行家,微影虽说背靠企鹅和万达,但来自总公司的支持也不多,我们想试试自己来搞发行,这事…”

  这话甭说孟轻舟了,就是于东都差点没拍桌而起,真当他们是傻子,博纳和星美两家公司不同于万重山,发行收益在公司盈利里占了很大比重,之所以愿意相信老孟的眼光投资《大圣归来》,最大的原因就是想拿到发行权;

  按常理,电影的营销发行费用一般是由发行方负责的,但近年因为各大公司之间经常携手,很多时候会将发行费也记入制片成本里,这也是为什么几大院线后来都成了出品方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实际操作中哪一方承担的情况都有,因为国内电影的行规是宣发费用在发行回款中优先回收;

  也就是说,一部成本5000万的影片,又花了1000万做宣发,如果最终电影票房1亿,发行回款4000万,之前付出的宣发成本1000万首先从这4000万里面回收,剩下的3000万再按照比例分配给影片投资方。投资方是亏损的,但是发行方可以保证盈利。

  在这个规则之下,承担宣发费用的一方风险较小,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来拿出这笔钱。

  操作过程中也不一样,对于一些票房前景乐观的影片比如《小时代》,发行方为了抢到项目,争取后面的发行代理分成,当然乐意承担发行费用,甚至承诺票房保底;

  这样有利于在影片票房达到X亿以上时,发行方拿到额外的收益,这种情况叫发行方垫付宣发费,甚至保底发行;

  而在成本这方面,国产电影的宣发预算不是按照制片成本来计算,而是按照预期票房来计算;

  除去预期票房很大(4亿以上),和预计票房很小(5000万以下)的,一般而言宣发成本在预计票房的10-15%左右。如果影片制作成本低,票房回收压力不大,同时对市场表现看好,也可上浮至20%;

  “你俩先别急着发火,听夏总把话说完!”

  万重山要的是公司的口碑,三瓜两枣的,别说孟轻舟了,就连钟丽妨都不一定能看得上,又不是主控,能赚多少?

  夏天明被这俩吓得够呛,微影时代要是得罪了这三,王万达和企鹅出面都救不了;

  “于总、秦总,我这说的是以前的想法,现在既然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