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辛勤的王兰陵7/8_山河相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制造几千发子弹,就需要多完成几倍多的工作量。

  火药的获取速度就是那么快,不管怎么说也要遵从客观规律,等等山海县的人民。

  数额就是那么多,如果用在了机关枪用的子弹上,那么采石场、巡城司、城防军、还有一些相关作坊都要受到影响。

  但王兰陵的意思很明确,就算是麻烦,也要硬吃下去!

  王兰陵下午就去了工匠司和火药厂等地方视察,调查目前的产量和支出问题,了解这些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

  大部分问题并非是技术和生产问题,而是工人们自己的问题。

  “大人,我婆娘在方面面厂上班,她说那里太累了,能不能换个轻松点的岗位?”

  “县令大人,我准备盖房子娶媳妇,能不能提前结下今年的工资?

  “王大人!我儿子一直都在当电工,那边赚的少,能不能让他进造纸厂干活啊?”

  大部分人的问题都很实在,技术问题和生产问题,加班或者辛苦之类的,人家都不当回事,最主要的需求还是一些和工作无关又有关的事情。

  事实证明不愿意讲规矩的,不只是当官的,当民的也不想。

  有发财清闲的好机会,大家都想着往前靠。

  喜欢开倒车的并不少,社会进步有很大一定程度是因为私有制,而私有制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不例外。

  除非是圣人。

  先帝会给姜家人好处,会自己享受,王兰陵也是如此。

  他住在大房子里,妻妾成群,儿女越来越多。

  先帝的精神不正常,晚年的时候尤其严重,充满了各种矛盾。

  王兰陵不一样,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圣人。

  有些人在看到别人受苦,在做好事情的时候,心里有愧。

  先帝精神不正常的原因是他会思考,王兰陵不会,王兰陵可以坦然的以权谋私,也可以没有任何愧疚的做好事。

  “好!没问题!大家好好干,争取年前把厂子里的收益弄好了,事情都办漂亮了,到时候自然人人都有好处!”

  工人们高兴的喊道:“王大人仁义!”

  王二郎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王二郎了。

  当初那个混日子的瘦弱小子,在官校三年里吃得好,喝的好,住得好,还练了三年的武功。

  十五六岁的小子敞开了吃喝,身体发育的很快的,王兰陵现在的身高已经接近了一米八,抱起两个小孩子完全不是问题。

  除了身体方面之外,在官校的期间也接触了各种事情,王兰陵又总是主动的参与到一些实习和调研中,所以见识到了很多基层问题。

  王兰陵不需要思考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错误,因为周围人和他比起来,满身都是错误。

  在这个错误的时代,王兰陵就是最清白的那个。

  王兰陵从厂子里出来后,就又去调查了养鸡场的事情,这里的蛋鸡肉鸡都是散养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