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25章 “突变”研发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5章“突变”研发

  要问老马同志对这改进满不满意,那看看嘴咧得跟荷花似的的表情就知道了。

  那岂止是满意啊,简直是非常满意。

  发射架过热、不便装填的问题解决了不说,还顺带附送了一个“装填时间再缩短”的正向增益BUFF,这样的“一个改进给俩好处”的事儿那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不过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倒是萦绕在马拉申科心头,不知科京是打算如何去解决的。

  “我有个问题,这种重型履带式起吊设备不是制式装备,只是我们师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战地改造得来的“土改装备”。”

  “按你说的,这种款式的TOS-1应该就是最终定型量产版,不会有太大的改动了。可是等到她们被交付到其它兄弟部队,没有我们师这些条件的部队里,他们该怎么解决缺少对应的后勤保障装备,来发挥战斗装备的设计功效问题?这点你考虑过没有。”

  以马拉申科对科京的了解,科京总不能当场一拍脑门一声惊呼:“哎呀,坏了!老哥我把这茬给忘了!”,这不是科京的风格。

  只不过科京接下来的回答,马拉申科也仅仅只是猜对了一部分而已,没有猜对全部。

  科京选择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暂时性地搁置问题,目前解决不了那就留到以后再说。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想到了,像伱们师这么阔绰,还有条件、有能力对着重型装备大刀阔斧进行前线改造的部队没几个,甚至可以说就你们这一家、找不出第二个,其他部队更不可能把非制式重型起吊设备大规模列装。”

  “但是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重型化战斗车辆越来越多,新型的野战维修保障车辆研制也早已提上日程,我相信凭我们祖国的工业和研制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用不了多少时间。”

  “硬要说的话,就算提前预设的功能吧。我们既然能预料到未来会新增何种辅助能力,那就有理由为这种辅助能力做好准备、预留出发挥空间,总比到时候辅助能力到位了再折返回来改进战斗装备要强。那样太麻烦还浪费时间,我在重型坦克的设计上已经吃够这种教训了。”

  “对任何一款已经交付部队大批量列装的装备进行改造,并谋求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实际战斗力提升,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当初IS1到IS2的升级那样。”

  “这两种车最大的区别就是火力提升,别的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可结果呢?结果就是我们总不可能召回已经交付部队的坦克,也不可能把新式主炮和升级套件打包交给部队让他们自己改装,只能在新生产的车辆上做改进,到交付部队的实际大规模换装形成可靠战斗力,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结论就是我不想重蹈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