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11章 如何使用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所谓好人做到底,帮忙帮到家。

  专程赶来前线上见马拉申科一面的沙什穆林,可不止给马拉申科送来了最新式的武器装备补充,顺带还给马拉申科解决了怎么将之立刻投入使用的问题。

  新式武器装备,尤其是对于重型武器而言,这可不是像游戏里研发科技树那样,只要新车研发完毕、点亮且购买了,就能立刻配上成员组开上战场大杀四方的。

  越是复杂的重型武器,就越考验成员组对装备的熟练度和掌握能力。

  对于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式重型武器而言,从列装入役到形成实际战斗力,这还需要一个不可忽视、无法跳过的过程。总不可能说你今天接装了新式重甲战车,明天就能开到战场上大杀四方、猛轰德棍,这压根没可能。

  军事学是一门严谨且讲科学的高深学问,再好的武器追根溯源,都免不了需要人来操作的回归本质。

  所以光有好装备,这还不够;如果沙什穆林想要自己的新作品交付领袖师后,能立刻投入战场、在所剩无几的战争时间结束前,尽可能多的获取到宝贵的实战信息的话,那么就必须直面“如何快速形成实际战斗力”这问题。

  而沙什穆林给出的最终解决办法,堪称是“简单粗暴”,但却异常有效。

  既然领袖师的战士不熟悉我的新作品,那么我把熟悉我新作品的人,连人带车一起打包送到领袖师去不就完了?

  于是乎,马拉申科现在不止接到了这一批总计5辆的261工程原型车,还打包收到了随车赠送的5个熟练车组。

  按照沙什穆林的说法,这5个车组本来是厂方的试车员团队,是红军坦克兵驻厂方人员的一部分。所以理所以当也是红军现役坦克兵,而且是富有经验的老牌坦克兵车组。

  按理说试车员车组这种比较宝贵的高价值技术人才,一般情况下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上前线的,沙什穆林也没有调动这些人执行试车任务以外的权力。

  不过谁让咱老马同志不是一般人呢?

  寻思着这事儿很有必要的沙什穆林亲自提笔,写了份报告给上面申请了上去,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切必要的条件和现实情况,并表示这是将新式自行火炮交由领袖师,进行实战检验的最后机会。

  如果在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耗费太多时间,那么就可能丧失这一最后的宝贵机会,故而恳请上级批准调用试车员团队随车参与最后的前线战事。

  因为这份报告跟马拉申科和领袖师扯上了关系,上级装备部那边收到报告以后也不敢怠慢,意识到了事态的不简单之后,很快就把报告传递到了红军的总参谋长同志——华西列夫斯基手里。

  而华西列夫斯基呢,那又是个和朱可夫的私交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的人;加之马拉申科也是众所周知的“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