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诸将_明国万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如松虽然性格冲动,又年轻,但也是老军务了,论军中见识不必谁差。

  如今领了一千人马,久经训练,粮饷充足,并不认为乱民能把自己如何。

  他有这个信心。

  唯一不满的就是戚金太过重视火器,而忽略兵刃,军中使用火器者竟然达到五成。

  鸟铳放射速度慢,远不如弓箭好使。

  戚金说鸟铳好练,弓箭难练。

  这番理论,李如松是不以为意的。

  只会躲在后方用鸟铳的士兵,远远比不上敢白刃战士兵的勇气。

  他不是否决火器,而是觉得应该军中以骑兵,步兵敢战为重,火铳为辅,战争的胜利,最终还要靠接敌。

  他重士兵勇气,戚金重士兵阵势。

  这个百年为节点渐变革的时代,李如松并没有认为自己错了。

  常常和戚金争执。

  略过这些不满,军事为重,李如松不会使性子胡来。

  先是命了一百户出,再命一百户出,等收到消息,两百人已经过险地结阵以待,随后才命全军出动。

  等军队单人成列,艰难度过险地时。

  山林里锣鼓熏天,弓铳齐放。

  在常人无法落脚的陡坡悬石,乱民们脚底生根一般,稳如松柏。

  “呜~呜~呜”

  左右都是乱民杀出,敌方占据高地,有乱民往下射箭,无处可躲,明军大乱阵脚。

  “结阵。”

  李如松知怨恨斥候于事无补,大声嘶吼,各将官也催促士兵。

  地形陡折,一个人都难站稳脚跟,何况几人站到一起,始终无法结成阵型。

  手持鸟铳的士兵,胡乱放了一枪,高处的箭矢就射了下来,众人纷纷找地方躲,却如何能躲。

  前方山头传来的动静,戚金已听到,不用眼看,只听声,连老卒都知道前军危矣。

  必须接应,否者前军必然覆没。

  虽然李如松常常在军中跟他顶撞,军中潜规则他也懂,但是他不会用这等劣招。

  “将军,不可去。”

  一个老将拉住戚金。

  李安国无言,地利太险,士卒无法齐出,戚金如果不率部接援,也无话可说。

  “吾如何能见同袍遇险而不救?”

  “谁又知道还有没有埋伏?这些乱民实在是神出鬼没,我等大军乱了阵型,再有埋伏,恐全军覆没矣。”

  “应求援,等大部来接应。”

  “言之有理,但是不可不救,吾领余部去救之。”

  杨元出声了。

  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办法了。

  戚金点点头,和杨元对视了一眼。

  内心感叹,此人实乃出众。

  难怪此人能被圣人看重,提拔为御前卫千户。

  他和李安国,李如松三人,从御前营升出,大有人不服气。唯此人,军中袍泽,无人不赞其德。

  本领非凡,士兵服气,任劳任怨,勇于承担险情,戚金久于军中,也未见有如此之人。

  杨元领五百兵卒,前去接应。

  军队已乱,李如松带领亲卫,大吼一声,向山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