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章 矛盾由来_浴血指战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因为分配饭菜引发的斗殴被书生化解,同时也暴露了这些战俘们彼此的矛盾。

  此时虽然没有地图炮的说法,但是地域歧视一直存在,尤其是各地方部队之间以及中央军与地方部队之间。

  其实就连中央军内部也是如此,王牌部队看不起一般嫡系,嫡系部队看不起旁系,而嫡系与旁系的区别主要是看整编师还是暂编师。

  这是正常的,又是不正常的。

  正常是因为武器装备兵员素质战斗成果等因素造成的彼此差异,不正常是因为这种矛盾被某人人为扩大化了。

  要知道此时可是国战,是涉及民族存亡不死不休的战争,这种不正常造就了果军内部的彼此不信任。

  不得不承认,前期中央军在淞沪那里打得的确顽强,精锐不算尽出,最起码也出了大半。

  尤其是几个德械师,战果还算不错,可也在会战中几乎被消耗殆尽,还是靠苏联的援助撑了下来。

  可随后的战场上,中央军保存实力的做法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作战部署上,中央军的位置大部分是排在最后面的。

  渐渐的,每次战役的主力,也可以说是炮灰,大部分都是地方部队,地方部队抗住了,中央军才会视情况出动,收割果实。

  正所谓送死你们上,好处全给我。

  这种做法让各部队之间的协同十分困难,实在是很多部队被坑惨了,加上这种人为地扩大矛盾,让各部队之间猜忌愈深。

  尤其是当某个人明明不懂指挥,却执意要秀下自己曾经参军的经历,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战略家。

  例如这次的冬季攻势,上层不是没人反对,但是某人执意如此,当然他可能有国际上的考量,也说服了一些人。

  被说服的人中就有小诸葛,小诸葛为了确保这次战役的成功,兢兢业业做着战略部署,可某人不满意,非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什么?外行?

  劳资当初在外滩混的时候,谁不知道劳资的大名!

  没错,某人把国战当成了街头斗殴,在人家看来,打仗跟街头斗殴差不了多少,反正国人这么多,命又不值钱,兑子呗。

  要是输了,自然是底下的人无能,没有很好按照他的规划来,骂你一句“娘希匹”不冤枉。

  当然,在街头斗殴的时候,也是要讲究策略的。

  心腹自然不能冲前面,这是自己的根基和基本盘,心腹要是没了,那老大还怎么当?

  至于那些被迫跟他联合的一些老大,地位不如他,手里小弟也不少,自然要派别人的小弟打头阵了。

  这些小弟被大义压着,加上外敌入侵同仇敌忾,自然下死力气。

  等这些人死得差不多了,某人再派自己的心腹收拾残局,同时向世人宣告,看劳资多厉害!

  至于剩下几个没死的,分化打压就好。

  不投靠劳资,劳资就继续派你去打头阵,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