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五章 上行下效!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说社会的变革,会不会导致皇权衰落?

  刘易并不在乎!

  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面前,一家一姓之兴亡,真的不值一提。

  再说了,谁他娘的说资本主义就不能有皇帝了,不能有皇家了?

  英国和小日本身为发达国家,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不是还有女王和天皇吗?

  刘易作为开国皇帝,他最起码可以保证,在自己去世之前,手上的权力不会被侵夺。

  他会在自己去世之前,提前安排好一切的!

  想到这里,刘易将这份令他感到满意的答卷放下,然后揭开了糊名。

  考生的名字让刘易微微吃惊!

  李岩!

  这又是一个历史留名的人才啊!

  刘易不断的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卷子,脸上的表情也是逐渐舒缓。

  虽然大多数人的答卷都是假大空的废话,但这里边,还是有不少真正敢说,并且言之有物的人才的。

  就像是宋献策和李岩,他们的答卷就很令刘易满意。

  刘易伸了一个懒腰,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开口吩咐道。

  “诸位大人先歇一歇吧,这答卷还多的很,今夜是不可能看完了。”

  “谢陛下体谅!”

  诸人齐声开口说道。

  刘易又对着身旁的小宦官开口吩咐道。

  “命人去传膳吧,朕和内阁诸位大人一起吃点。”

  小宦官领命去做了,不多时便有御膳被端了上来。

  并非什么很奢侈的燕窝鲍鱼。

  而只是一人一小碗小米粥,以及一碟土豆丝,一个烤红薯,一个煮出来的玉米。

  虽然简单,但却别出心裁。

  嗯,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的育种工作,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努力。

  现在已经颇见成效了,不过其亩产量远达不到后世亩产几千斤的地步。

  因为从美洲传过来时间尚短,还没有适应大明当地的气候,现在的土豆红薯玉米的产量并不算太高,并没有表现出其奇高的产量。

  也就和水稻差不多,比小麦要稍稍高一些。

  这应该就是明末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之一了。

  等到满清入关,到了康熙登基,这些作物才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气候,开始展现出它们的极高的产量。

  然后被推广全国!

  满清靠这些高产量的作物,给自己营造出了一个虚假的康乾(红薯)盛世。

  不过,这些作物的产量虽然不算突出,但其抗旱却是真的。

  所以,哪怕是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刘易也是在大力推广。

  为了推广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让百姓们都去种植这些作物。

  刘易连带着大汉的文武大臣,已经连着吃了好些天的红薯土豆玉米了。

  因为上行下效,百姓们总是下意识的想要去模仿统治者的行为的。

  刘易连带着满朝文武勋贵一起吃土豆玉米红薯,下面的百姓一定会好奇,这他娘是什么好东西啊?

  是能延年益寿?还是能壮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