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五章视察矿区!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易进入了包头城区,端坐在御辇中,并没有公开露面。

  因为他也害怕被刺杀!

  大汉在草原上给很多人带来福音是无可争议的。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大汉!

  就比如说那些被大汉在草原上实行的新政,损害了切身利益的蒙古贵族们。

  如果给他们一个刺杀刘易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弃。

  现在包头城区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来接驾的百姓,场面混乱,刘易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的。

  就凭现在大汉民间的火器持有率,搞一只火枪很难吗?给火枪拉上膛线很难吗?

  就算是做不到这些,蒙古人中可不乏箭术精准者!

  刘易可不想英年早逝。

  谨慎一些也是应该的!

  ……

  御驾进入了包头,然后便是开始视察。

  先是官府府衙,然后是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地方。

  刘易都一一视察了一遍,接见官员,以及地方代表。

  第二日,刘易带人前往矿区视察。

  包头的建立,是以矿产业为支柱的,其他的都只是陪衬。

  来了一次包头,刘易肯定得带人去矿区视察一圈。

  亲自下矿不可能,危险性太高,刘易作为皇帝不能冒这个险,但带人在矿区中溜达一圈,视察一下矿工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御驾进入了矿区,矿区即使被特意打扫过一遍,也是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煤灰和矿渣。

  一行人都带着口罩,因为空气中灰尘密度太大,吸入灰尘多了,将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刘易走在道路上,身旁是矿区的负责人,负责人给刘易讲述着矿场内的相关制度,以及每年的钢铁煤炭产量。

  “陛下,我矿区现在各种制度完备,矿工的工资福利也都有所,伤残死亡抚恤也都能及时到位,员工的住房食宿等方面,矿区也都有安排……”

  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之一字,几乎是普世价值。

  把矿工往死里用,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的,不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两字。

  一些私人的工矿主能够把人不当人看,往死里用。

  但包头的矿区是朝廷下辖的,类似于“国企”,朝廷是要脸的,不能真的把人往死里用。

  最起码明面上是不行的,至于说实际上究竟如何,就要看朝廷的监管力度了。

  其实,如果只看明面上的制度,就会发现,现在矿区的各种矿工福利都是非常到位的。

  但实际上执行的怎么样,矿区的相关官员肯定不会说,刘易也只能是让人去查才能知道结果。

  负责人继续开口说道。

  “陛下,我包头矿区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相关体系完备,产量一直都在节节攀升。”

  “每年煤炭产量超过七十万吨,能够练出炼钢所用的焦炭也超过二十万吨。”

  “还有就是铁矿石产量,达到了每年四十万吨的产量,钢厂方面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