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6章反击_盛世之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千盛世之初!

  ————————————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匣中刀—————————————

  看皇帝出来时的那张脸,和梨子知道他又受气了。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三灾八难,和梨子觉得,陛下他好像是把他的人生中所有的不顺都集中到了盛初初身上,不知是好是坏。皇帝不愁,活愁死他这个太监。

  闷着头跟着主子走了几十步,他小心翼翼地问,“皇上,咱们去哪儿?”

  燕赜站住了,正顶住宫墙。是的,去哪儿?他是世间最尊贵的帝王,却不得不圈围在这深深的城里。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和远在西南一隅的沈骥,究竟哪一个更加不幸运些。

  “回祥云殿。”燕赜转过身。

  “是。”和梨子忙应道,一众小侍簇拥着跟上。

  刚回到祥云,宫人报中书侍郎裴义求见。皇帝有些意外,“宣。”

  裴义于天佑七年六月接替致仕的申鼐入阁,应当说,从天佑六年被重新启用,到后面的入阁拜相,弘德帝对这位老臣有再造知遇之恩,而裴义也用自己一贯的忠直与令人惊叹的才干,回报于帝国和年轻的皇帝。

  他已经七十岁了,生的矮小,却总给人挺拔的感觉。与皇帝寒暄了几句,便渐渐入港道,“陛下,老臣有一谏,不知当不当说。”

  能让直脾性的老臣犹豫的,皇帝的眼睛闪了闪,“裴公但说无妨。”

  裴义躬身长揖,“臣请陛下,早立国本。”

  远方隐隐传来隆隆的雷声,室内的光线略微暗了下来,和梨子手持拂尘守在门外,如一尊雕像。

  国本,即立嗣。任何一个组织,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妥定接班人,只有找对了接班人,才能最大可能得将组织传承下去。皇帝这几天,实际上亦在思量此事,却淡声道,“诸子尚幼,是否过早?”

  “陛下,”裴义说了一翻道理,说出自己的建议,“先后柳氏虽已故世,但嫡长子长在太后膝下,背后有足够的助力。嗣位虚悬,则人心浮动,人心浮动,则会滋生许多不必要的波澜。”这段话已有所指,实际是说这两天的陈志、胡御史之争。

  皇帝知道他说的有道理,只是犹豫的是——“诸子俱佳,尤以皇三子归,深肖朕躬……,”他当真矛盾,缓缓道。

  裴义在心里头轻叹一声,才两岁的娃娃,哪里看得出肖不肖的,不过是偏爱罢了,进一步道,“自古立嫡立长,若立三皇子,恐不能服众,”知道他的痴根子在哪儿,轻声道,“早立国本,方是对莲妃娘娘最大的保护,陛下。”

  远方天际传来今夏第一声春雷的时候,正稚声稚气背诵着《千字文》的阿茂一个激灵,偎到方贵妃怀里,“母妃,打雷了,阿茂怕。”

  方贵妃递给他一块糕,“好了,只是打雷,没什么好怕的。阿茂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