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铀计划_帝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研制核武器实际上是有先天优势的,同样也是德国科学家,在1938年最先提出了核裂变理论。

  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德国人却没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这件事情首先就和德国排斥其他种族,迫害许多非日耳曼科学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因为德国的迫害不得不离开的。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超过两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技术专家,因为德国的激烈种族政策离开了这个国家。

  如果说这些人的离开,对德国的高级技术没有一点影响,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极端激进的种族主义迫使大量的科学家外逃之外,本土科学家走错了道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以海森堡为首的德国物理学家们,固执的认为核武器并不容易研制出来,困难和投入无法成正比。

  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比如说提炼武器级别铀原料使用的石墨被反战人士破坏,掺入了杂质导致提炼失败。

  又比如说海森堡的计算公式错误,导致了德国对核武器的重量估算错误等等。

  这一系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故事,最终导致了德国核武器的研制最终荒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盟军对德国核武器研制基础设施的针对性破坏,英军针对挪威重水工厂的特种袭击,同样堪称特种作战的经典。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原子弹研究最终失败了。可是李乐现在的局面要比希特勒面对的局面好的多。

  他干掉了英国这个破坏大王,挪威的重水工厂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

  同时,他刻意检查了各种实验材料,避免了出现实验材料被人破坏的问题。

  最后,李乐还根据后世的先知先觉,给德国科学家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条道路,有这个道路和没有这个道路,核武器研制进度绝对是无法相比的。

  不得不夸赞的是,美国这个国家在做事的时候,是很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韧性的,他们的坚持可以让很多国家汗颜。

  同样的事情如果放在德国身上,还真的未必能搞成。在苏联后来接着搞核武器研究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个极大优势的——苏联至少知道核弹是可行的,而且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实现。

  相对条件下,美国当时是不知道核武器究竟是不是可行的,美国真的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指路的那个所谓的明灯。

  虽然当时对核物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苏联德国甚至是日本,都有相应的核物理研究。

  可是即便拥有一套完善的核武器研制理论,没有成功的案例,大家实际上还是无法肯定的得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