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世之名!_大明:我为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老朱发问,暖阁内的环境变得安静下来。

  当了这么多年官,赵勉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支持要承担这件事的后果,不支持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在壮年之时告老还乡便是必然。

  说到底皇帝问这话的意思还是为了自己的孙子。

  天有不测风云,虽然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谁也不知道将来的事情会怎样,所以提前帮孙子预定了一个合适的替罪羔羊,便能够做到进退有据。

  而他赵勉作为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的户部尚书则是最好的人选。

  “陛下!言说此话之人其心可诛啊!我大明皇家商会虽是内务府专司,但收容的不是灾民便是为大明流血的功臣之后,如此感天动地的善政岂能是与民争利?”

  “所谓与民争利乃是与天下的万民过不去,地方官员为牟取私利趴在百姓的身上敲骨吸髓,这才是与民争利,然商人何时变为了民?此等言论当真是本末倒置,说是居心叵测丝毫不为过也。”

  赵勉的回答让老朱非常满意,并且对这件事的本质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赚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军情民情,如果这样的事情都是与民争利的话,那站在朝堂的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与民争利。

  ‘赃官果真是一肚子坏水,流脓的那种。’这是老朱此时最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说这话的御史已经在刑部大牢里待着了,本来老朱是打算留着看朱允熥是什么想法,现在也没必要了,执掌户部的赵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朱允熥政策的延续。

  而赵勉之所以回答的这么坚定,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户部的改变。

  从目前已经在做的事情来判断,无论哪一项政策都是于国有益,他没有理由不支持到底。

  他很清楚变法或支持变法的人最后的结局都好不到哪去,但他也想试试做千古名臣的感觉。

  以前是皇帝独揽大权,大家都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做事,他们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然而现在不同了,谁都知道大明储君要做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因此一直都是在掌控大方向,连朝政都有四分之一的事情被直接打回了六部,放权之意由此可见。

  他甚至怀疑指不定哪天,大明的事情除重要的军政要务之外,其余的都会交给六部。

  让臣子们有事做,有动力,同样也不再麻木,他觉得在这方面,大明的皇太孙比洪武皇帝更适合当皇帝。

  储君才刚离朝一天,他就明显感觉到大家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沉默且没有动力,做任何事都瞻前顾后,犹如惊弓之鸟,生怕有一点疏漏而被及罪。

  然而在连军机处的运转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警务部和户部却是不受任何外力干涉。

  大方向既定,该如何做大家一起拿个章程出来,然后需要做的便只是紧盯着事情的变化来进行查漏补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